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最新消息

客座總編輯|台大生農學院院長盧虎生 以精準農業平衡生產與生態 全民共同維護生態系服務潛能
  • 發布單位:農藝學系

Art editor Img

口述/盧虎生 採訪.整理/張哲誌 攝影/李文揚

一般我們提到生態, 是包含大自然的動物、植物、微生物, 其又受到物理環境: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日照等等影響,讓每個生物間彼此相互溝通、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機質,變成土壤裡可供植物利用的養分,植物行光合作用而生長茁壯,動物食用植物,或是動物互相掠食獲取能量,最後動植物死亡回到土壤裡面。就像《聖經》講的:「塵歸塵,土歸土」,這是自然的循環,生物之間達到平衡,廣義來講,它就是生物彼此「服務」的狀態。

 

當人類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而言是一種有方向性的干擾,目的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糧食需求與文明發展。隨著作物學發展的歷程,起初只是手動除草清出一塊地,種下收集到的種籽,懂得用火後,對環境的干擾就更加猛烈;到了工業革命,人類利用機械、育種技術、化學肥料掀起了綠色革命,追求高生產率、大量生產單一化作物,來支撐快速的人口成長。那時候的我們認為人定勝天,誰會去想到生態環境呢?直到人類意識到氣候改變了,我們才開始反思: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讓環境發生改變,讓大自然沒辦法再達到原先可以供應人類生活與文明發展需求的能力?而大自然這樣的能力,人類以較自私的角度將它統稱為「服務」。

 

基於這種觀點,我們應該重新思考、設計農業的操作方式,從事生產之前,應先了解生產場域周圍的生態環境,才能將生態衝擊降到最低,生態環境也會「服務」我們足夠的授粉昆蟲、豐富的土壤微生物,以及健康的土壤團粒構造,提供持續性的養分幫助作物生長,相對地,需要額外投入的肥料和農機成本自然會減少。為了要達成這些目標,就必須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做更精準地操控,計算每年從一塊田地收穫了多少作物、採用什麼耕作方式,得知土壤內消耗掉多少養分和離子,再設法將消耗的東西補回來,例如在輪作系統內多加一輪豆科栽培補回原有的氮素。透過監測和分析,達到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平衡,這就是發展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的基礎和目的。

 

事實上,越來越多農民加入有機,或是採用友善環境的操作方法照顧田地,縱使單位面積產量有限,產品價格亦相對較高,但這些價格裏頭包含了生產者對生態的用心。消費者若是認同這樣的概念,願意多付一點金額支持,感謝這些農民幫大家照顧生態環境,而生產者也透過產品向消費者承諾持續愛護環境,雙方共同建立起健康的態度,將對永續農業發展有所助益。

 

為了要重新設計出友善環境的栽培方式,這些生產者必須跑在一般農耕方式的前面,經過反覆的測試和調整才能得出寶貴的經驗和知識。當研究人員要設計下一個友善環境的生產模式,或嘗試做更廣的操作時,這些先行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指標和參考,他們為了維持生態服務的潛能所做的一切努力,值得給予應有的尊重與支持。

 

盧虎生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美國康乃爾大學農藝學系博士,曾任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處長等職,研究專長為作物生理與分子生物、農藝學、氣候變遷、糧食安全、農業政策。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