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最新消息

巴清雄苦讀獲臺大農藝博士 部落首次舉辦論文發表會榮耀獻給族人
  • 發布單位:農藝學系

 

       原住民部落有史以來首次在部落舉行的博士論文發表會,108年6月29日上午在屏東縣霧台部落舉行,甫獲台大農藝系博士學位的巴清雄除了接受魯凱族人道賀之外,還要接受耆老們及頭目的論文「考問」;與會的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汪明輝表示,這是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新的突破與躍進。

 

Art editor Img

圖一:魯凱族人巴清雄獲臺大農藝博士畢業證書,是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一種新的突破與躍進。

 

       此次是臺灣原住民首次在部落發表博士論文,部落邀集研究原民文化的專家學者與族人、耆老們共聚一堂,巴清雄的論文以「霧台魯凱傳統永續農耕制度」為題,見證了原住民文化丶生態知識體系建立之重要性。

 

Art editor Img

圖二:巴清雄選在家鄉部落舉行論文發表會。

 

Art editor Img

圖三:巴清雄的論文以「霧台魯凱傳統永續農耕制度」為題,見證了原住民文化丶生態知識體系建立之重要性。

 

       巴清雄為了振興傳統魯凱族的農耕制度,毅然決然辭去台中國立科學博物館的穩定工作,到台大農藝系攻讀博士學位,原本學工業工程的他,除了學習農藝的艱深課程外,也向部落的族人汲取傳統農耕體系與栽培技術。

 

       台大農藝系首次有原住民獲得博士學位,系主任林彥蓉丶郭華仁教授及森林系盧道杰敎授,都親自參與部落論文發表會。農藝系主任林彥蓉表示,「在郭華仁教授的指導下,巴大哥一步一步邁向農藝人的養成,郭老師退休後,我以系主任的身份擔任巴清雄的指導老師,一直在想如何協助中年轉業、有理想的巴大哥可以獲得學位,讓他多年來辛勤的努力可以獲得回報」。皇天不負苦心人,歷經14年,終於獲得博士學位。

 

Art editor Img

圖四:論文指導教授郭華仁在發表會上致詞。

 

Art editor Img

圖五:農藝系主任林彥蓉說:「郭老師退休後,我以系主任的身份擔任巴清雄的指導老師,一直在想如何協助中年轉業、有理想的巴大哥可以獲得學位,讓他多年來辛勤的努力可以獲得回報」。

 

Art editor Img

圖六:巴清雄在族人面前發表博士論文後,接受耆老們的「考問」與交流。

 

       身為原住民第一位農學博士,巴清雄決定將此榮耀獻給族人,首次以魯凱族族語在部落宣讀論文,受到重視,兩位行政院原民會副主委亦趕來參與此盛會。如此感恩的心,令人感動!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肯定巴清雄在台大的嚴格訓練與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傳承,已通過聘他到該系任教。

 

Art editor Img

圖七:身為原住民第一位農學博士,巴清雄決定將此榮耀獻給族人,首次以魯凱族族語在部落宣讀論文,受到重視,而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也肯定他的能力,聘他到該系任教。

 

       臺灣原住民的農耕歷史悠久,至今仍保留著部分傳統農耕制度與作物遺傳資源。巴清雄在論文研究中深入研究小米作物,發現各部落對種植小米偏好不同,有利於後續廣適應性小米新品種之育成,而原住民農耕資產在面臨氣候變遷之時,更能夠提供良好的對策。

 

       巴清雄身為魯凱族人,以原鄉部落屏東縣霧台部落為研究對象,針對農耕制度進行訪談調查,包括部落詳細的週年耕作活動年曆以及主要作物整年於田間的消長。他表示,霧台部落保留傳統農耕,為多物種、多品系,搭配季節混作、輪作、間作的耕作制度,仍呈現早期自給式農業的樣貌,傳統農耕在山區原鄉部落的永續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小米是原住民重要的糧食與祭祀作物,在臺灣已經栽培5000年之久,各個語族或部落對於小米的偏好不同,因此保留下來的地方品系之遺傳歧異度很大,有利於後續廣適應性小米新品種之育成。此研究結果也發表於SSCI期刊(Sustainability 10(10), 3370)。

 

       此外,林彥蓉教授與學生也蒐集了臺灣小米品系,經由小米米質 (直鏈澱粉含量)與糯性基因之基因型與功能分析,釐清糯性基因與直鏈澱粉含量的關係。而基因型的地理分布與不同部落之使用特性 (人擇)高度相關,並呼應蘭嶼達悟族的小米使用與本島不同,達悟族和本島之聯繫不若與菲律賓之巴丹島和日本南西群島之頻繁。此研究成果發表於SCI期刊(PLoS One. 2018, 13(12):e0210025)。

 

Art editor Img

圖八:原住民部落有史以來首次在部落舉行的博士論文發表會,盛況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