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最新消息

農藝系副教授聯手國內外農業試驗單位 解密氣候變遷對水稻抗褐飛蝨基因之影響
  • 發布單位:農藝學系

 

         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如何實現環境永續,篩選作物抗性品種一直是全球育種家的目標。台大農藝系副教授莊汶博團隊與行政院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農業試驗所及國際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共同解密環境變化對水稻抗褐飛蝨基因之影響,提供水稻育種家未來抗蟲育種的重要參考依據。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預測,大氣溫度會在西元2030年前至少升溫1.5℃,西元2050年以前至少升溫2℃,極端氣候發生率增加,作物病蟲害發生頻仍,導致糧食作物產量及品質下降。

 

        為實現環境永續,篩選作物抗性品種一直是全球育種家的目標,以期在不減少糧食產量前提下減少殺蟲劑使用。褐飛蝨(Nilaparvata lugens Stål)為亞洲主要水稻害蟲,藉由吸食水稻韌皮部汁液,不僅在植物表面留下致命灼傷(hooper burn),更使植物在被吸食過程中感染致命的草狀矮縮病毒(grassy stunt virus)及齒葉矮縮病毒(ragged stunt virus),嚴重危害全球水稻產區經濟產值。

 

Art editor Img

褐飛蝨。

 

        近幾十年來,市場上各式水稻品系中已發現超過30種抗褐飛蝨基因(BPH-resistant genes),然而,隨著褐飛蝨生物型(biotype)不斷演化,各品系已逐漸降低其對褐飛蝨之抗性,且受制於氣候變遷影響的抗褐飛蝨基因種類及影響機制尚不明,因此莊汶博副教授協同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農業試驗所及國際水稻研究所,共同解密環境變化對水稻抗褐飛蝨基因之影響,期能縮短水稻育種時程。

 

Art editor Img

褐飛蝨吸食水稻。

 

        研究團隊利用秧苗期檢定法(Standard Seedbox Screening Test, SSST)評估各種帶抗褐飛蝨基因之水稻近源品系(near-isogenic lines, NILs),在三種模擬現今、西元2050年及西元2100年預測之氣溫及二氧化碳濃度的環境下,分別進行各品系的抗生性(antibiosis)及抗棲性(antixenosis)實驗。

 

        結果顯示,9個帶有單一抗褐飛蝨基因之近源品系中,僅有 NIL-BPH17 及 NIL-BPH20 兩品系不受環境變化影響,而3個帶雙抗褐飛蝨基因之近源品系中,僅有 NIL-BPH18+32、NIL-BPH9+32 兩品系不受環境變化影響。

 

        研究團隊進一步針對單抗蟲基因品系 NIL-BPH17 及 NIL-BPH20 在不同環境下進行抗生性(antibiosis)實驗及抗棲性(antixenosis)實驗,其中抗生性實驗包括褐飛蝨之蜜露排泄物試驗(Honeydew Excretion Test)、族群成長率(Population Growth Rate, PGR)、若蟲存活率(Nymph Survival Rate)及產卵生物測定法(Oviposition Bioassay),結果顯示,褐飛蝨在這兩個近同源系有不同表現:NIL-BPH17 對於褐飛蝨的抑制效應不受環境影響,而當環境改變時 NIL-BPH20 則會喪失其抗性。

 

         此研究結果可作為水稻育種家未來抗蟲育種之重要參考依據,並已於2021年發表於《Rice》。

[Kuang et al. 2021.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resistance of rice near-isogenic lines with resistance genes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 Rice 14:64. https://doi.org/10.1186/s12284-021-005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