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最新消息

里山地景再現 「田鱉米」守護自然生態
  • 發布單位:農藝學系

 

       近年來政府不斷推動友善環境耕作、生態復育,台大農藝學系邀請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及總經理黃于玻前來分享「田鱉米的故事」,介紹苗栗通霄「田鱉田」如何達到與自然共存,使里山地景再現。黃于玻表示,環境與人應互利共生,在保護生態的同時,農民也受益,才能使我們的家園越來越好。

 

       農藝系於108年6月13日舉辦演講分享會,邀黃于玻與師生分享「田鱉米的故事」。黃于坡說,一開始是受高速公路局委託,在國道三號苗栗通霄段進行生態調查,然而在過程中生態調查人員驚喜地發現,當地唯一農戶的水稻田中竟出現已於臺灣絕跡三十年之久的大田鱉。大田鱉本來常見於台灣淺山環境,但由於水質污染,大田鱉逐漸銷聲匿跡,而大田鱉在水域環境中屬於頂端食物鏈物種,因此大田鱉的出現表示它擁有足夠食物與乾淨的水棲地,更象徵著食物鏈底層的生態都充足了。

 

Art editor Img

圖一:近年來政府不斷推動友善環境耕作、生態復育,台大農藝學系邀請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及總經理黃于玻前來分享「田鱉米的故事」,介紹苗栗通霄「田鱉田」如何達到與自然共存。

 

Art editor Img

圖二:大田鱉「護卵」畫面。大田鱉的出現表示它擁有足夠食物與乾淨的水棲地,更象徵著食物鏈底層的生態都充足了。(圖截自「重返里山」紀錄片)

 

       在與當地老農溝通後,他們決定合作,協助老農增加收益的同時也保護田鱉及當地獨特的里山地景,因此打造「田鱉米」品牌,並申請綠色標章與有機認證,成功推廣友善環境耕作農產,凝聚了老農與家庭成員的情感。黃于坡表示,通霄田鱉田的獨特之處在於田鱉依賴水田的循環維生,也就是若沒有農民在水田中的操作,田鱉無法生存;附近沒落的埤塘及荒廢的田區即為證明。而這獨特的里山地景,促使田鱉田成為聯合國下國際里山倡議組織的一員。

 

Art editor Img

圖三:劉定峯和妻子林春蘭以友善環境耕作,種植有機「田鱉米」非常受歡迎。(圖截自「重返里山」紀錄片)

 

Art editor Img

圖四:苗栗通霄的里山地景再現。(圖片來源: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黃于坡以多年的經驗分享,環境和人類不是對立,而為互利共生,他也強調,價值遠超過價格,當人在與環境中的互動發現自己的角色及尊嚴,將會更努力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田鱉米的故事被拍攝為紀錄片「重返里山」,並榮獲「2017年第50屆休士頓國際影展(WorldFest Houston)白金獎」及「美國國際最佳短片競賽(Best Shorts Competition)之最佳紀錄片」。